已经沉寂了10年的发现人与野人杂交后代“猴娃”的消息,一段时间以来又被国内媒体炒起,从1997年底到最近,《北京青年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科技潮》等报刊先后对此事作了报道。为了弄清楚“猴娃”事件的真相,记者最近走访了有关专家和研究者。
据了解,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、奇异珍稀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于1986年第一次到了“猴娃”的家乡——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白氏坪镇梨子坪村,见到了时年为30岁的“猴娃”。王方辰向“猴娃”的家人详细了解了他的各方面情况,并现场为“猴娃”录像,制作了《神农架“野人”初探》录像片。这个录像片王方辰共有3盘,他自己留了一盘,送给原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主席李健一盘,还有一盘送给了人类学家袁振新。出乎王方辰意料的是,李健之女李爱萍于1996年向外界披露了梨子坪村发现首例活体“杂交野人”的消息。从这时起海内外媒体将此事炒得沸沸扬扬。对于李爱萍突发消息,并把有关资料做成VCD在市场上销售,王方辰事前一无所知。
关于“猴娃”名字的来历,王方辰说,由于神农架地区比较封闭,所以当地人常把某些先天愚型儿传说成“野人”与人生下的后代,并把他们称为“猴娃”。
王方辰说:“‘猴娃’的学名叫曾繁胜,1956年10月22日出生,生当属猴,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,死于1989年,时年33岁,其父母及一兄一姐先他而去世。据曾家兄弟介绍:曾繁胜出生时,个头比一般婴儿大,哭声也与别的婴儿不一样,所以母亲杨大福(已故)为他取名‘全子’,意思是保个平安。
“‘猴娃’一出生,胸部、臀部等部位就长着黑色粗毛,他姐姐曾繁英在他3岁时给他拔过,痛得‘猴娃’直哭。‘猴娃’长大后没有生活能力,但食量特别大,平日生活由兄弟们照管。他没有语言能力,但是懂得害怕。他的弟弟曾繁明曾向我们演示过他拍打胸脯的样子,动作酷似一只大猩猩。”
王方辰说:“据曾家兄弟介绍:‘猴娃’身体特别好,就是外面下着很厚的雪,冻很厚的冰,他也不穿衣服,在外面打着赤脚呼拉呼拉地跑。他一生除了死前拉过较长时间的肚子外,从没病过。他死时很平静,头天晚上睡下,第二天再也没有醒来。”
对于“猴娃”是否是“杂交野人”,王方辰说:“对于这个问题,我首先要强调我不是这方面的‘专家’。根据我多次的实地考察,外界关于‘猴娃’母亲曾被野人抢走的传说根本不真实。因为1956年当地的人类已经很多了,不存在大片的原始森林,并且当地根本不存在大型的猿猴,至于野人,那更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。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据曾家兄弟介绍:他们的母亲根本没有失踪过。据心理学家分析:如果‘猴娃’的母亲被野人抢走,并遭不幸,那么根据正常人的反应她应该有所显示,但是据曾家兄弟反映他们的母亲一直很正常,这一点从我的观察中也能得到证实。据遗传学家分析:从理论上讲人与猿在自然状态下的杂交根本不可能产生个体。”
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、中国野考会第一任执行主席周国兴对记者说:“‘猴娃’根本不是所谓的杂交野人,而是一个典型的小脑症患者。这一点我早就说过,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媒体又提起这件事。”
周国兴说:“小脑症英文名字为Microlepholy,小脑症患者由于智力低下,所以一些人称之为‘白痴’。小脑症的特点为脑颅小,脑量少;眉弓发达,从而形成粗壮的眉脊,前额很低,因此在眉脊与前额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眉脊后沟,并且上颌比正常人窄,而且比较深,头部的枕脊比较发达。”在谈起小脑症的成因时,周国兴说:“小脑症的成因比较复杂,国内外专家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。人们通常认为,小脑症是由于患者的基因缺陷,造成其内分泌失调,从而促使头骨骨缝过早愈合,结果就阻止了大脑的正常发育。人的脑容量差别很大,小的只有1200毫升,大的可以有2000毫升,这都属于正常范围。正常人的脑容量一般为1400—1450毫升之间,而‘猴娃’的脑容量只有671.97毫升,连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。”
在谈到“猴娃”的本身特征时,周国兴说:“‘猴娃’身上的特征都是小脑症病因的外在体现,而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野人的证据。现在许多人把‘猴娃’突出的眉脊作为证明他是杂交野人的证据,其实这是不科学的。国外已经确定为小脑症患者的头骨特征与‘猴娃’完全相似(见图1、2)。小脑症具有发达的眉脊在国外医学界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。”
在谈到野人是否存在时,周国兴说:“根据多年的考察研究,我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野人即野化的人是不存在的,并且在所有的野人之谜当中只有5%的事例还值得去研究。”
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、原北京猿人展览馆馆长、原中国野考会执行主席袁振新说:“根据对全国多例‘猴娃’现象的分析,我认为被人称为“猴娃”的人,一类是属于近亲婚姻所造成的发育不全、畸型愚钝的人。另一类是父母双亲没问题,兄弟姐妹也都正常,只是本人出现病症。‘猴娃’就是后一类的一个典型例子。”
对于“猴娃”是否是野人,袁振新说:“据我观察,‘猴娃’的病态主要体现在他的头部,而肢体发育正常,完全是一个正常人的体型。如果猴娃真的是人与动物杂交的后代,那么病态就不应只是表现在头部。另外,由于‘猴娃’一出生身上就长着黑色的粗毛,所以有人认为他与猿类一定有些比较紧密的联系。其实,仅从这一点上是无法判断‘猴娃’与猿有很密切的关系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即‘猴娃’面部特征与人完全相同,而与猿相差很大。这主要体现在:1、猿最主要的特征是门齿是扇型和三角型,而‘猴娃’的门齿与人类的一样,都是长方型的。2、猿的齿槽形状是U型的,而人类的齿槽形状是抛物线型的,‘猴娃’的齿槽也是抛物线型的。3、猿的臼齿咬面纹路复杂,人的则比较简单,‘猴娃’的臼齿纹路与人的一样。4、猿的喙部是向前突出的,人的嘴则是垂直的,‘猴娃’的嘴与人一样。5、猿的鼻骨低而宽,而‘猴娃’与人一样,鼻骨高而窄。因此,从‘猴娃’的整体特征来判断,他应该是一个人,而不是野人。所不同的是他是一个病态的人,即一个小脑症患者。”
对于“猴娃”的一些特异表现,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认为“猴娃”的头骨是有些特别。他说把这些情况作一个详细的记录,对以后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。北京医科大学解剖学系主任于恩华教授在对现代人类、“猴娃”和猩猩的头骨作了对比研究后认为,“猴娃”脑颅外形、脑颅的容量与正常人差别较大,但是综合分析表明,这是由于他的端脑没有充分发育所造成的。因此,把“猴娃”看成杂交野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振标教授认为:从“猴娃”的头骨来看,他应是一个小脑症畸形愚人。
记者从有关权威机构获悉,该机构近日对“猴娃”肱骨进行了DNA鉴定,经过DNA扩增检验,结果表明:“猴娃”与人在28s核糖体rDNA特异区段的序列相同,长度均为108bp。